无障碍 关怀版

双鸭山市人民政府

www.shuangyashan.gov.cn

  • 索引号:
  • 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名称:双鸭山市水务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文号:
  • 主 题 词:
  • 时效:

双鸭山市水务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1 14:38

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制定了《双鸭山市水务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通过会前学法的形式,全局领导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约用水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制定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了解,强化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理论学习。

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黑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三是依法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坚持应审必审原则,严格依法对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实施动态化管理,对现有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保留了1份规范性文件。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行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承诺制。按照《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实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承诺制管理的通知》,对22个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承诺制审批,由一般30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至1个工作日,即来即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二是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按照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定期组织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督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三)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严格审核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确保所有执法人员均具备合法的执法资格。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公正。

二是从严落实执法“三项制度”。全面部署并严格按照“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所有执法案件内部审核并进行公示,所有处罚案件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所有重大案件全部开展法制审核;实行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在信用中国(黑龙江)系统主动全面、及时准确录入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切实做到全过程记录,执法决定严格按要求公示。

三是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2024年安邦河流域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市水务局、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检察院对安邦河流域的水环境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对安邦河岭东区段、尖山区段、集贤县段的入河排污口、排水管网、工业企业排放、河湖“四乱”等20个点位进行现场检查和现场交办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作为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市水务局局长充分加强党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作用,积极贯彻落实《法治双鸭山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双鸭山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定期听取法治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坚持重要事项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积极推进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利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法治意识。决策议事各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程序实施,防止随意性,增强规范性,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虽然我局在水利法规宣传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实效性不够强,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受限,另一方面,宣传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水利法规宣传活动以集中形式开展,“七进”普法形式较少,难以充分调动群众学习水利法规的积极性。

二是我局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与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存在差距。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政策种类繁多、内容复杂,且执法配置不够完善,制约了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拓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广度深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依法治水管水护水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二是持续落实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增强自身执法素养,提高依法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把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推动实施更高效、更规范、更透明的法治政府建设。

三是创新水利法规宣传教育模式。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化“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负责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新机制、新手段,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依法行政各环节和全过程,提高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遵守水利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深入推进水利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水行政审批效率,节约群众、企业跑动次数和办事成本,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