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指导农户
做好新收获粮食科学储存方法的提示
来源:双鸭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发布时间:2025-10-23 16:26
广大农民朋友:
经过辛勤的耕耘,又到粮食收获、销售的时节,为了使劳动成果颗粒归仓,利用科学储粮方法,促进粮食产后提质增收,市粮储局衷心的提示广大农民朋友,不能忽视粮食收获后的储藏管理,做到科学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实现既丰产又增收的效果,并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适价进行销售。此提示可根据农户实际储存情况参考借鉴。
农户玉米储粮方法指南
1.码趟子、柱形堆。选择比较坚硬的场地,垫底20cm以上,玉米穗的尾部朝外,尖端部分朝里,码三至四穗趟,码趟不能过宽,应该掌握1.2米-1.5米为宜(超过30%水分,最好码1.2米以内)。垫底离地,按圆形码放,然后里面填充,堆不能过大,一般直径1-1.2米为最好。
2.上栈子、吊棒子。用向日葵秆、高粱秆或玉米秆打成帘子,然后竖起,做成圆形或长方形,里面填装玉米穗,栈子不能过大,直径最好不超过1.5米。将玉米扒皮,两棒以上相连,离地悬挂吊棒即可,单从降水方面优于其他各种储粮方法。
3.对收获的玉米数量较大的,建议使用“农户科学储粮仓”或采用钢材、木材搭建较为坚固的,防鼠、防雨雪效果较好的玉米楼子进行离地保管。
4.选棒脱粒提高质量。要根据玉米水分合理确定脱粒时间,脱粒前应挑出生霉棒、未熟棒,掰掉瞎尖子,单独脱粒,单独储存,避免互混影响质量。脱粒后要及时进行晾晒降水,过筛清杂,做好售前通风保管。
农户水稻储存方法指南
1.及时晾晒。稻谷脱粒后要及时晾晒。刚脱粒后的稻谷含水量较高,若不及时晾晒容易生芽、发霉。可采用晒场多日间歇晒干及阴干、风干,以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精米率。
2.不宜曝晒。稻谷耐高温性差,要避免高温曝晒。若曝晒会造成爆腰粒多,加工成大米后,会导致碎米多,出米率低,成色差,卖不上好价钱。稻谷要以晾晒为主。如在日光下曝晒稻谷,要摊稍厚一些,特别是在水泥地晒时,要勤加翻动,以防局部稻谷受温过高,而影响稻谷品质。
3.防止高水分稻谷发芽。当稻谷含水量为23%—25%时,在一定自然温度以上即能发芽。因此,在收获期间如遇连绵阴雨,要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防止发芽。
4.避免粮堆温差。如果稻谷高温时节存入仓房,谷堆易出现显著温差,从而造成水分分层,导致谷堆结露,甚至发热霉变。稻谷临时存放时,需要经常检查粮食温度,如粮食温度局部升高,应及时翻晒,通风、干燥、降温。
5.保证入仓稻谷质量。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且不耐久藏。因此,入库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并要达到安全储粮水分要求,一般粳稻谷在14.5%以下。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或风选清除杂质,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冬春交替季节,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温热,以防结露。
农户大豆储存方法指南
1.由于大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储藏稳定性较差,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品质劣变、发芽力丧失等不良现象。与储藏谷类粮食作物相比,大豆的储藏要求更高、条件更严,除了要防止出现发热、生霉等储粮隐患外,还要保证不浸油、不酸败、不变质,维护好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2.防止吸湿。大豆的种皮薄,脐部有发芽孔,极易吸湿膨胀导致生霉变质。为保证大豆安全保管,要对高水分大豆扬净、清选,采取晾晒、码风垛等措施,及时降水,确保粮食安全,减少损耗。
3.科学降水。大豆在采取晾晒降水时,要注意粮面辐射温度不宜超过15℃,以免因强烈日光暴晒引起爆腰,降低品质。
4.防止赤变(又称红眼)。大豆水分在13%以上,温度超过25℃,易出现赤变。因此,储藏大豆要控制好水分及温度,可采用袋装或囤装,经垫底后,堆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更有利于大豆的保管储藏。
双鸭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