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双鸭山日报社 发布时间:2025-11-11 08:26
近日,随着最后一场免费义诊活动在尖山区工会驿站顺利结束,市总工会开展的“工会小站 贴心大爱”主题服务月活动圆满收官。
优化服务功能、提升驿站使用率、精准服务户外劳动者。自9月30日活动开启以来,市、县(区)工会驿站同步联动,以智慧化服务为支撑,聚焦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需求,推出权益维护、健康保障、就业帮扶、生活便利等多项惠民服务超20场次,惠及快递员、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农民工等群体超1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工会驿站的服务覆盖面和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切实增强了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智慧联动搭平台 精准服务接地气

“以前找工作得跑断腿,现在驿站里就能看岗位、填简历,上周刚通过这里的就业服务找到了家政工作。”刚完成入职登记的农民工王桂芝拿着就业协议笑着说。在四方台区工会驿站,更新的岗位信息公告栏前总是围满求职者。
活动前期,通过智慧驿站数据平台分析户外劳动者流动规律,结合高温后健康养护、秋收后就业需求等时令特点,精准规划服务内容与点位,实现“劳动者需要什么,驿站就提供什么”的靶向服务。活动期间,针对户外劳动者在就业、法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送就业、送法律、送健康、送便民、送关爱五大专项服务。
送就业服务,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推进“职业介绍零距离”服务,通过在驿站设立咨询台、张贴就业信息宣传栏等方式,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精准就业信息推送和就业指导服务。开展3场就业服务,吸引30家企业入驻招工,发布岗位信息450余个,为80余人次提供就业咨询指导,达成就业意向30人,成为“工桥通业”平台服务的延伸触角。
送法律服务,筑牢权益保障防线。在工会驿站开设“普法咨询台”,聚焦劳动争议、工伤认定、职业病防护、薪酬福利等重点领域,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和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服务。累计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法律宣传96次,向环卫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群体发放劳动法律宣传册,普及维权知识、提升法律意识,有效解决了部分劳动者“维权无门、遇事无措”的难题,为职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送健康服务,守护身心安康。联合县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在工会驿站开展“便民义诊”专项活动,提供免费听诊、诊脉、测血糖、量血压等基础医疗服务,耐心解答常见病、慢性病防治疑问,进行科学健康指导65次。通过把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切实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因工作繁忙无暇就医的困难,用实际行动守护职工身心健康。
送便民服务,提升“娘家人”精气神。从解决职工“小事、实事”入手,细化驿站服务细节,邀请爱心理发师进驻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开展免费理发服务34次,让户外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人性化关怀,进一步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
送关爱服务,传递暖心民生温度。积极对接企业资源,以工会驿站为阵地,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爱心盒饭、发放矿泉水等“送清凉、送温暖”服务,先后开展免费发放盒饭、矿泉水服务362次,通过“小驿站”承载“大民生”,把关怀落到实处,让户外劳动者在辛勤工作中感受到来自工会组织的贴心关爱,彰显了工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多元服务聚合力 民生关切全响应
民生大街驿站内,律师耐心为快递员讲解工伤认定流程;医院驿站里,医护人员细致为环卫工人测量血压、答疑解惑;社区驿站的免费理发点前,环卫工人有序排队……
活动期间,各类服务在各驿站同步推进,形成覆盖权益维护、健康保障、生活便利的全方位服务矩阵。
此次主题服务月活动紧扣省总工会部署要求,依托市工会驿站“15分钟服务圈”布局优势,通过“上下联动、资源整合、精准对接”的工作模式,构建起“市级统筹、县区联动、驿站落地”的三级服务体系,用“小服务”解决户外劳动者的“大民生”难题,真正让遍布城乡的“劳动者港湾”成为传递工会温度的重要窗口。
活动中,各驿站严格落实“六有标准”,持续完善应急药品、充电设备、休息座椅等基础物资储备,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生病能咨询,连吃饭理发都能解决,驿站真是我们户外劳动者的第二个家。”从事环卫工作8年的李建国在领取免费餐后动情地说。
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成工会驿站140个,其中智慧驿站占比达30%,均配备智能门禁、环境监测、应急呼叫等设备,实现服务时长、人员流量、物资消耗等数据实时监控。
品牌效应促长效 暖心阵地再升级
“主题服务月虽已落幕,但工会驿站的暖心服务永不打烊。”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总结活动经验,把义诊、法律咨询、就业帮扶等群众认可度高的服务项目转化为驿站常态化服务内容,同时推进42个驿站智慧化升级改造,重点培育省级“最美驿站”示范标杆,让工会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劳动者心中。
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精准度。结合本次活动反馈情况,深入调研户外劳动者多元化需求,新增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特色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常态化。将广受好评的就业咨询、普法宣传、义诊等服务转化为驿站常态化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清单和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服务持续落地见效。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保障力。进一步完善工会驿站设施配置,优化驿站管理运营模式,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服务数据统计、跟踪反馈和效果评估机制,持续提升工会驿站的服务水平。
未来,市总工会将持续践行“娘家人”使命担当,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拓展服务边界,擦亮“工会小站 贴心大爱”服务品牌,让工会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遮风挡雨的“港湾”、传递温暖的“窗口”,让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