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工作间深夜亮起的灯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01 18:31  

工作间深夜亮起的灯


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驻地二楼,是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工作间,这里有秘书联络、责任追究监督等多个工作小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连续多日高强度的工作,组员们虽然疲惫,但也充满干劲。12月30日21时,工作间里的灯在深夜照常亮起,记者再次来到工作间,看到了他们忙于工作的身影。

“老带新”组合

为督察迎检注入新鲜力量

“督察组的转办调阅清单来了!这次需要提供污水处理的相关材料。”在资料调阅小组办公室里,负责人黄震带着组员又开始忙碌起来。

接收调阅清单,核实责任单位,下发调阅通知……组员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一个多小时就将调阅通知下发到相关单位部门手中。

“资料调阅组,在督察工作中是为督察组提供我省环境工作材料的小组。督察前期,我们一天最多能接到督察组转办的6批调阅清单。”黄震介绍。

黄震是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曾经参与过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已经有了督察工作经验的他,带着组员梳理出了具体工作流程和任务分工,每一项流程都设置了具体负责人和工作时限。

“我们小组的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内容也比较琐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向督察组提供所需材料,多亏了新来的年轻组员们的助力。”黄震说。

戚昕格,是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科员,刚刚参加工作4个月的她被抽调到资料调阅小组,“一开始进组的时候工作量很大,有点手忙脚乱。多亏黄组长带着我们一起捋顺工作流程,让我们可以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戚昕格说。

“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如今,戚昕格已对相关单位部门收集资料、向督察组反馈资料调阅情况等工作流程熟记于心,能够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资料调阅小组,还有3名像戚昕格一样刚刚参加工作的成员,“老带新”的组合很常见,“有时候晚上有新的材料回传到小组,组员们全都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整理材料汇总数据,直到工作结束才回去休息,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黄震说。

严字贯穿始终

要对群众负责

“专业,精准,严肃。”这是工作间里其他小组对责任追究监督小组的评价。

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二级调研员逄博是该小组的联络员,“责任追究监督小组负责对督察组转办案件监督检查、梳理认定、责任追究、督促整改等工作,通过对整改问题全程监督,利用精准必要问责发挥警示教育,推动长效常治机制建立。”她介绍。

“对于案件责任追究问责的判定,一定是准、严两字贯穿始终的。”逄博用两个词进行了解释——精准审核,严肃问责。

在接受采访前,逄博正带领组员对新一批群众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问责结果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好政策界限,合理的确定责任,防止案件问责泛化和简单化。”逄博说。

“在审核追究问责情况时,我们要深入研判信访案件,必要时与信访组对于责任划定进行研讨,并会同司法行政、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林草等小组成员单位,对各地各部门案件办理情况共同审核把关、划清责任,将确认存在异议的案件移交省纪委监委进行专业审定。”

通常一件复杂的信访案件在责任追究问责情况的审核上,小组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要对案件负责,也要对群众负责,我们必须要对案件查清查透。”一天下来,一整批信访案件的审核工作要进行到深夜。

在对群众信访件合理确定责任划分的同时,责任追究监督小组对于督察组曝光的多批典型案例进行提级查办,深挖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对于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问责,逄博认为是“重要且有意义的”,通过追责问责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真抓实改,同时可以发现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这也是生态环境领域监管的一次查缺补漏。”逄博说。

加班加点工作

按时完成审核任务

在工作间里,有一排工作人员整天坐在电脑前,手边摞起了成堆的材料,他们是信访受理小组的9名组员。

“组员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的接收、转办、汇总和审核信访案件办理质量。”小组联络员姜瑞说。

每天,组员们对督察组交办的信访案件进行整理分类和确权。“为核查案件的主体责任,小组将案件交给相关厅局各自认领后,再进行下发。”组员王巍介绍。

在信访案件办理情况上报回组里后,组员们第一时间将案件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一般案件、重点关注案件、立行立改案件和群众不满意案件,将上报的信访案件办理情况逐一进行分析研判。

“审核过程中,我们根据办理情况的逻辑性来判断其真实性,对于不符合审核条件的信访案件将退回市地相关部门重新办理。”负责案件审核的组员苗琦说。

按照规定,信访案件办理情况要在固定时限内上报到督察组。由于案件数量大、种类繁多,苗琦用“时间紧,任务重”来形容审核工作,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工作,直到深夜才能完成所有的审核任务。

在工作间,有一个桌子上摆满了泡面,这些大部分都被信访受理小组成员享用。苗琦表示,在工作中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过了饭点儿就泡一碗面吃,管饱还节省时间。

“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组员们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进行审核。目前,已审核处理2000余件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姜瑞说。(吴玉玺)


(责任编辑:黑龙江日报)